霜雪壓枝志更堅,千錘百煉顯鋒芒,
數十載如一日,潛心耕耘,傳承匠心,
從青澀學徒到技術骨干,
他用實干續寫青春篇章,
他以熱愛為筆,敬業作墨,
為煤海運輸安全繪就堅實保障!
畢金龍,男,38歲,現任運輸部修造公司機車車間電工班班長,從初入煤海的激勵立志,到刻苦鉆研精修機車、攻克難題,他如同一顆閃耀螺絲釘,扎根煤運一線,默默堅守、砥礪奮進。
一、初入煤海,燃起夢想之光
2009年,技校畢業的畢金龍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踏入運輸部修造公司,成為一名機車電工。彼時,面對內燃機車那如巨獸般由三萬多個部件交織而成的復雜構造,以及令人眼花繚亂的電氣故障,他并未膽怯,反而眼中燃起斗志的火光。回憶起技校時光偶然邂逅的孫杰大師工作室,孫杰前輩的輝煌成就仿若一盞明燈,瞬間點亮了他心中迷茫的前路,在心底悄然種下一顆夢想的種子,自此,他帶著這份熾熱的向往,毅然踏上了艱苦卓絕的逐夢征程。
二、精研技藝,勇闖檢修難關
為了熟悉機車電路的每一處“經絡”,畢金龍開啟了艱苦卓絕的學習之旅。不足1.5米高的地溝,成了他的專屬“練習室”,一待常常就是一兩個小時。他一手緊握手電筒,一手精準操控工具,彎腰、蹲下、跪地,各種姿勢切換自如,只為揪出電路的“癥結”所在。每次從地溝鉆出,雙腿麻木、腰背酸痛,可他眼神中的堅定從未有過絲毫動搖。
畢金龍深知,機車安全無小事,任何一個細微故障都可能牽一發而動全身,危及運輸安全。每有機車入庫檢修,他都會像嚴謹的醫生對待病患一樣,逐字研讀檢修票,將問題一一羅列,絕不放過任何一個隱患,確保機車“健康”出庫。無論是午休時分、深夜凌晨,還是節假日,只要接到電路故障通知,他總是二話不說,拎起工具包奔赴現場。每遇到難題時,他便沉浸其中,廢寢忘食地研究分析,常常為了攻克一個疑難雜癥錯過午飯時間。每解決一個問題,他都會詳細記錄在案,這些珍貴的筆記見證了他的成長,也讓他在面對機車電氣故障時愈發從容自信,游刃有余。
三、創新領航,鑄就卓越功勛
憑借著對工作的滿腔熱忱與刻苦鉆研精神,畢金龍在技術創新上建樹頗豐。看到工人師傅們手動翻轉沉重的柴油機氣缸蓋,勞動強度大且效率低下,他心疼不已,決心研制電動翻轉機。無數個日夜,他泡在車間,反復設計、試驗、改進,終于成功打造出便捷高效的柴油機氣缸蓋電動翻轉機,大幅減輕了工友們的勞動強度;為了精準檢測散熱器性能,他又研發出散熱器打壓流量實驗臺,為機車檢修質量提供了堅實保障;針對東風5B型內燃機車油壓保護繼電器易出現的問題,他潛心研究,實施技術改造,有效提升了機車運行安全性;念及冬天機車乘務員在寒冷環境中工作,他主動攬下改善取暖條件的重任,日夜鉆研圖紙、設計布線方案,為東風4B機車加裝電暖氣,讓乘務員們在寒冬里感受到溫暖,同時,為節省運輸部材料費用,他利用業余休息時間聯系電暖風廠家采購配件,自行修理內燃機車電暖風,截至目前已累計為單位節省 80多萬元,成為名副其實的“節能標兵”。
多年來,榮譽接踵而至,2018年運輸部先進生產工作者、2022年集團公司青年創新大賽第一名、2023年運輸部科技成果三等獎、2023年運輸部電工技能大賽工種狀元、2024年青年創新大賽第二名……面對這些光環,畢金龍只是淡然一笑,他常說:“因為熱愛所以喜歡,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事。”他用匠心精神守護著每一列機車的安全運行,用非凡的擔當激勵著更多青年在新時代產業浪潮中奮勇前行。
- 上一篇:大隆礦團委舉辦“助力青年扎根崗位綻放光彩”新入職青工座談會[ 04-09 ]
- 下一篇:遼北技師學院新入職大學生座談會:共筑教育新征程[ 0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