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中共遼寧省委書記張國清接受中環報記者專訪:實現綠色低碳轉型,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為遼寧高質量發展、推動振興發展取得新突破明確目標、指明方向。

          近年來,遼寧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下一步,遼寧如何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中環報記者近日專訪了中共遼寧省委書記張國清。

          中國環境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給遼寧帶來了怎樣的變化?請問遼寧是如何切實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不斷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的?

          張國清:遼寧既沿海又沿邊,擁有兩大山脈、八大水系,岸線綿長、島嶼眾多,可以說是天生麗質、山水寶地。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遼寧生態文明建設,2013年來遼寧考察時,要求我們“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2018年9月來遼寧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關乎國家發展大局”,要求我們“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更好支持生態建設和糧食生產,鞏固提升綠色發展優勢”。我們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

          一是學深悟透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扛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我們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作為重要政治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每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指示批示,我們都及時組織傳達學習貫徹,推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遼寧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去年9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發表兩周年之際,我們重溫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對貫徹落實工作進行再部署,強調要把生態宜居作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的重點,打造更多人與人、人與經濟活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體驗場景,讓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遼寧、扎根遼寧、圓夢遼寧。省委深入謀劃“十四五”時期工作,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提出通過五年努力,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要取得新突破,形成營商環境好、創新能力強、區域格局優、生態環境美、開放活力足、幸福指數高的振興發展新局面。今年,我們成立了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進一步壓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初步建立起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

          二是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之路。高質量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綠色低碳是高質量發展的鮮明特征。對遼寧而言,只有從思想認識、價值追求到產業形態、經濟結構都進行徹底變革,把思想觀念扭轉過來,把產業結構調整過來,把污染指標控制下來,完成綠色低碳轉型,才能真正走出高質量發展之路。我們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篤定高質量發展不動搖,講究發展品位,保持發展定力,扎扎實實為高質量發展打造生態、營造環境、積蓄力量。我們以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倒逼結構調整,著力做好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三篇大文章,加快建設數字遼寧、智造強省。把維護“五大安全”這個政治使命、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有機結合起來,謀劃建設高質量項目群,實現集約式、集群化發展。高度重視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排放,嚴把項目準入關,堅決遏制上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的沖動。加快能源結構轉型,深入實施重點行業領域減污降碳行動,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積極培育壯大綠色產業,把綠色低碳的要求全面體現到一、二、三產業發展中,具體落實到科研選題、產業發展、招商引資工作中,為經濟轉型升級增添“綠色動力”。

          三是以斗爭精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污染防治攻堅戰是一場硬仗,必須發揚斗爭精神。我們錨定建設美麗遼寧,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有力有序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藍天、碧水、青山、凈土、農村環保“五大工程”,同一切破壞生態環境行為作堅決斗爭,嚴守生態紅線,留白留璞增綠。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靠前指揮,深入到大伙房水源地、西露天礦等現場推動攻堅任務落實。制定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清單,組織開展省級環境保護督察,層層傳導壓力、層層壓實責任。充分發揮考核的“風向標”“指揮棒”作用,出臺遼寧省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實施措施,將考核結果作為干部獎懲任免的重要依據。2020年生態環境部對遼寧省空氣和水環境質量綜合評價結果均為優。空氣優良天數比例比2015年提高8.5%,增加32天;全省70條城市黑臭水體全部完成整治,56座城鎮污水處理廠完成提標改造;人居環境整治加快推進,90%以上的行政村村容村貌發生明顯變化;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6.28%。

          四是加強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建設。出臺《遼寧省推動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實施方案》,完成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改革和“三線一單”編制,發布多部生態環境保護地方性法規,制定省人大常委會環境保護監督辦法,為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依據。以排污許可制為載體,建立環境監管、監測、監控聯動工作機制,全省近10萬家企業全部納入排污許可制管理。對環境違法企業實行聯合懲戒,實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推動落實企業生態環保主體責任。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經過不懈的努力和實踐,全省上下綠色發展理念樹得更加牢固,履行保護綠水青山政治責任更加自覺,生態環境改善更加明顯,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更加完善,遼沈大地天更藍了、山更綠了、水更清了、空氣更清新了,綠色正成為遼寧振興發展的鮮明底色,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在不斷增強。

          中國環境報:對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遼寧是如何抓整改的?您認為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對遼寧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哪些促進作用?

          張國清:接受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落實督察整改任務,是對遼寧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全面體檢,是對遼寧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一次大考,也是遼寧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東風。我們把抓好問題整改作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上臺階的重大契機,切實在解決突出問題上動真碰硬,力求取得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整改成效。

          第一,堅持以上率下,高位推動。我們成立了全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分管負責同志任常務副組長,統籌推進督察整改工作。去年以來,我多次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著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進行調研,推動整改落實,要求各地各部門切實扛起責任,發揚斗爭精神,堅持沖著問題去,切實解決問題,盡快解決問題,做到即知即改、邊督邊改、真改實改。

          第二,突出問題導向,做好“當下改”。我們對照督察指出問題,主動從主觀上找差距找根源,做到不回避、不掩飾、不護短、不推諉,逐一制定整改舉措,明確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對賬銷號,確保改到位。對能夠立即整改的,堅持立行立改;對于不能立即解決的,明確進度、細化措施,確保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對問題整改不作為、慢作為的,堅決嚴肅問責。

          第三,強化制度創新,注重“長久立”。我們以改革創新的辦法解決問題,把發現問題、整改問題作為制度創新、政策創新的機遇,推動形成制度創新成果。一方面,堅持從整改清單中的具體問題出發,梳理共性因素,堵塞制度漏洞;另一方面,把整改的好經驗、好做法固定下來,逐步建立健全生態環境監測和評價、生態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等制度,為做好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制度支撐。

          通過抓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對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產生了極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一是有力推動了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走深走細走實,綠色發展已經成為全省上下的共識。二是有力推動了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的持續好轉,有效解決了一批生態環境“老大難”問題,贏得了人民群眾稱贊和信任。三是有力推動了“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落地生根,讓“管發展的必須管環保,管行業的必須管環保,管生產的必須管環保”成為常態,初步形成了大環保格局。四是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一批生態環境治理項目加快實施,一批傳統產業優化升級,一批綠色生態產業快速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進一步加強。

          中國環境報:遼寧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中,還存在哪些不足和突出問題?下一步,遼寧將如何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張國清:遼寧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與黨中央要求、群眾期盼相比還有一些差距,解決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污染問題仍任重道遠。

          第一,碳達峰工作基礎還比較薄弱。遼寧是工業大省,能源消費偏煤、產業結構偏重、運輸結構偏公路,經濟增長對能源消費依賴性強,清潔能源替代相對滯后,節能降碳面臨巨大壓力。“十三五”時期,全省碳排放削減任務未達到序時要求,碳排放工作歷史欠賬多。

          第二,環境質量改善壓力仍然較大。一些環境污染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生態安全屏障沒有織牢織密,生態修復和保護任務艱巨。冶金、化工、石化等行業企業大多沿河近海,區域性、結構性環境風險突出。涉危險廢物等環境違法犯罪行為時有發生。

          第三,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增強。有的干部對綠色低碳發展認識不深刻,貫徹新發展理念不到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勇氣不足、辦法不多。環境治理基礎設施短板仍然突出,還不適應生態環境保護任務需要。生態文明建設制度還不健全,市場機制、監管執法等作用發揮不夠。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我們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緊緊圍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切實履行維護“五大安全”政治責任,以更大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是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為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夯實基礎。堅持系統觀念,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短期和中長期的關系,把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為總抓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圍繞建設數字遼寧、智造強省,進一步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扎實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推進工業、建筑等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綠色化改造,大力發展綠色產業,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科技創新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根本出路,我們要堅持以科技創新賦能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堅定不移走“創新路”,提高發展的科技含量、綠色含量。加快能源結構轉型,把節約能源資源放在首位,推動能源革命,既把能耗增量控制住,又把能耗存量降下來。加快交通運輸結構調整,著力暢通海鐵聯運。加快用地結構調整,提高用地效率。

          二是堅持標本兼治,著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生態環境破壞容易、恢復難,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不能越雷池半步,否則就會受到懲罰。要把生態保護和修復擺在突出位置,堅持項目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建設遼東綠色經濟區,抓好撫順、阜新露天礦區綜合治理,加快建設以遼河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提升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建立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著力補齊環境基礎設施短板,推動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從“覆蓋城市”向“覆蓋城鄉”轉變。做好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加大環境整治力度,依法嚴懲環境污染違法犯罪行為,切實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三是加強黨的領導,提高黨員干部抓好生態保護的能力和水平。做好生態保護,關鍵在領導,關鍵靠干部。要堅持正確政績觀,多做打基礎利長遠、防風險守底線、理舊賬補短板的事,決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一地的經濟增長,決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決不干“吃祖宗飯、斷子孫路”的事。要落實領導干部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在干部考核中科學設定“綠色指數”,既考核經濟發展總量,也考核總量之下的結構,倒逼各地把注意力和積極性放到扎扎實實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上。健全環境保護督察機制,開展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專項督察,推動環境保護督察向縱深發展。要充分發揮各級干部的示范帶動作用,強化綠色低碳意識,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發揚斗爭精神,反對奢侈浪費,在全社會營造綠色低碳生活新風尚。

          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_国产无遮挡18禁网站免费_一级毛片免费毛片一级毛片免费_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 久久久综合香蕉尹人综合网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综合另类 | 天天躁日日躁久久 | 日本看片视频区一区二 | 亚洲欧美日韩一级在线 |